GoPro都可以換鏡頭?!GoPro 10 Back-Bone Mod版本開箱(附帶超級入門嘅攝影教學)

Posted on Wed, May 18, 2022 GoPro 科技趣聞

前言

My fellow Little-Whiter-Lolis, 大家早晨,呢篇文就喺開箱Back-Bone版本嘅GoPro 10,基本上基本功能同普通嘅GoPro 10一樣,大家可以睇咗上集先:

GoPro 10 開箱+感想

各位小白蘿早晨,最近揾返部gopro 9 出來,發現用到電池脹咗,而且gopro 9嘅auto upload經常斷線,於是便買咗GoPro 嘅 Hero 10。下面會儘量寫啲嘢。

Mod版Gopro?

至於mod咗啲乜呢,就喺移除咗鏡片裝上咗C Mount卡口比大家換手動鏡頭用。會買嘅原因其實都好簡單,係窮啊.png。唔知大家有無留意,一把現代鏡點都四位數,平極嘅劣評如潮嘅Sony 16 - 50mm萬年跟機鏡,官方跟機價都係1000到(當然二手價白菜價,好似400有交易。啊利申:我唔認同16-50鏡係垃圾的)。

手動鏡呢?其實有很多廉價選擇,尤其係如果用C mount嘅話,可以去工業鏡,淘寶嘅幾百蚊都很好玩了。如果追求畫質好一點(但都gopro追求成像喺咪搞錯啲乜……),Computar嘅鏡頭都喺好選擇,只係成像上去嘅代價係,Computar嘅C Mount鏡都介乎2xx USD to 5xx USD。當然最新嘅GoPro 10 Mod版會有多咗個選擇係 MFT Mount,可以用標準嘅MFT Mount嘅手動鏡頭,去星際買勁鏡頭嘅話選擇多好多。而且改咗之後,可以手動鏡,可以拍微距(GoPro近過10cm會失焦),換個鏡頭亦可以當電子望遠鏡咁影相,甚至可以調整光圈焦距拍出唔同效果嘅相片,或者簡單啲終於可以用GoPro拍出有淺景深嘅圖片。(GoPro原始係冇得拍淺景深的因為為咗形象清晰特登調節成超焦距,使得所有景色都清晰)。但要留意一點嘅係,如果你買嘅變焦鏡,基本上買大於for CMOS 1/2.3” 用嘅(GoPro嘅 CMOS大細)就基本上無問題。但如果你買定焦鏡而且無焦距環嘅,就要記得計計焦距問題了,因為有些固定焦距的,尤其係無變焦環嘅,要留意鏡片到cmos嘅焦距,因為有啲固定焦距尤其係S Momount嘅會因此無法對焦。

……啊,睇唔明嘅話下面會儘量講詳細啲,建議睇落去。先Unbox先。

Back-Bone

BackBone其實係間加拿大公司,我其實都喺偶然search到嘅……佢哋專門做Modded嘅小相機,比大家可以裝唔同嘅手動鏡玩,目前有嘅係GoPro 10、Sony嘅RX0-II,以及INSTA360,而RX0-II同INSTA360仲支援紅外鏡頭嘅,有特殊需求可以考慮先。(至於GoPro係唔支援紅外鏡頭的)。買:

Modified GoPro Cameras & DIY Mod Kits - BACK-BONE

We Value Your Privacy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give you the most relevant experience by remembering your preferences and repeat visits. We also use cookies to help enable secure transactions. By clicking "Accept",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all the cookies.

至於點解唔買RX0-II或者INSTA360嘅呢,事實上如果你追求更好嘅畫質嘅話,INSTA360或者RX0-II會係更好選擇,只係RX0-II嘅機有啲舊,仲行緊Micro-USB兼且無Touch Screen,而Insta360嘅screen非常之細,而且週邊坦白講無咁方便(GoPro畀錢有自動upload係其他家無的)。

郵遞&購買

直接去Back-Bone嘅官網買,佢哋有販賣現貨mod好咗嘅GoPro,落單 3 - 4日就會收到,郵遞公司係DHL所以抵達前會收到短信/電郵,入面有條link,可以很方便地轉派去便利店方便拎。買啦買啦買:

Modified GoPro Cameras & DIY Mod Kits - BACK-BONE

We Value Your Privacy We use cookies on our website to give you the most relevant experience by remembering your preferences and repeat visits. We also use cookies to help enable secure transactions. By clicking "Accept", you consent to the use of all the cookies.

Unboxing

unbox就喺咁。佢寄嘅其實就喺gopro原裝嘅硬殼重新包膠,跟住係入面你會發現GoPro本體以及其他原廠嘢。除此以外,佢會多出:

簡單嘅轉換同螺絲批唔特別講了,值得講嘅係呢兩個,左邊係轉MFT Mount,上面係字卡教你裝,基本就喺移除所有轉接環,裝上去上螺絲。係,MFT Mount係要上螺絲的,所以裝咗就好難係街簡單拆落來,加上MFT鏡其實有啲大,會遮住前置屏幕的……

另一個係底座Mount,把原本嘅拆落來換上去,就可以從Sport Cam用嘅兩腳換成相機通用嘅1/4螺絲孔。

基礎

好啦如果上面你睇得明嘅就ok跳過啦,睇唔明嘅我會開始講啲基礎知識,因為現代相機幾自動,反而基礎嘢唔係玩開相機嘅人未必知。下面會講下影嘅時候一些相機(或者部分相機App)可以調整/唔可以調整嘅一啲參數嘅意義。

感光

先從相機原理講起。其實數碼相機前身係所謂嘅菲林相機,再前身其實係以前嘅電影拍攝機,所以先叫菲林(底片,Photographic film)。而家你要買嘅話,應該可以買到幾百蚊嘅菲林傻瓜機玩。但無論如何,多數新手接觸到嘅民用菲林相機都喺35mm——35mm係指菲林嘅寬度。而菲林本身係種感光膠片,可以通過光照射覆寫照射入來嘅畫面,以此作為映像儲存媒介,時候可以沖晒成相片(當然現代可以成像之後變成電子檔案啦)。而菲林基本就喺透過進入嘅光來覆寫景色,所以可以通過其入光量其光暗度,通過鏡片曲射光線可以獲取更遠/更近/更廣角嘅映像。

到咗現代,隨着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感光元件用嘅電路結構)等嘅電子感光元件,把投射上去嘅光學信號可以轉換做電子信號跟住先可以變成你見到嘅電子檔案。其實以前仲有其他的感光元件,不過除了着歷史車輪被統一了……甚至而家因為CMOS嘅壟斷導致而家大家會以CMOS指代電子感光元件。真係要講,僅存嘅其他感光元件大概只有軍事領域或商用掃描機會用嘅CCD吧。

而感光元件嘅大細亦會影響其光亮度,理論上感光元件物理大細越大,理論攝影範圍和入光會可以更多,圖像亦理論上會更精細。

感光度(ISO)

而感光元件/菲林對光線嘅敏感度,就喺感光度(ISO)了。對於菲林相機而言,感光度係菲林本身直接決定嘅無得改,要換感光度嘅話只能倒帶換帶或者更直接地帶幾部機裝唔同嘅菲林。而電子相機而家基本上ISO基本上都喺有得set的,隨着單反消逝,而家啲ISO早早可以超過6400ISO,A7C就好似最高過50000ISO的。不過感光度亦唔係越高越高的,太高嘅ISO雖然可以提高光亮度但亦會導致成像會有更多嘅雜訊,表現就喺放大點就會有一粒粒嘅小點點。

鏡頭

而單靠感光元件仲唔成立的,因為佢幅度太細了,全畫幅都喺35mm,所以係前面大家會加裝鏡頭。鏡頭嘅結構要講簡單可以好簡單,就喺多組凸透鏡等多快鏡片組成,中間仲會加個光圈以旋轉開關方式控制進光口嘅半徑,最後呢啲外部嘅光線經過多重折射最後投射到感光元件上面成像。

快門

另一個會影響亮度嘅會係快門。打開相機嘅話你會發現快門係份數居多,指嘅其實係曝光秒數。前面所講咁,基本上鏡頭機身就喺一連串控制光投射多少落感光元件/菲林上面,而快門就喺控制個快門罩打開並暴露係光線內幾耐時間(以秒計,所以你見啲份數就喺講緊幾分之一秒),曝光時間內嘅景象都會投射落去,所以快門耐咗,好容易因為手震抖動跟住你就見到成像會有殘影,而時間短就很明顯地會影響其成像嘅亮度。我個人基本上控制係1/125之下。

光圈

除咗快門控制進光量外,光圈亦係個方法。光圈其實係鏡頭內一個圓簾,可以通過調大縮細佢嘅半徑去控制其透光量,一般會用f/2.8嘅方式表示,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而f/ 㞓面嘅數字會越細。值得一提嘅係,現代嘅光圈和快門都喺預先分好級數,快門基本係倍減的,1/500嘅下一級係1/250咁。而光圈係1.4倍等比差,f/1.4到f/2再到f/2.8,而呢個分級有意義的,例如你快門較慢咗一級,咁你光圈可以放大一級,就可以獲得同等亮度嘅效果。

焦距

《完全攝影指南》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6186841707178

鏡頭有多塊鏡片,通過鏡片嘅折射,可以產生望遠、望近嘅效果,焦距遠大當然可以照到更遠嘅地方,而焦距就其實係指鏡片到感光部件嘅平面距離。但根據透視嘅原理,近嘅景色會視野越寬闊,而遠景就會越Zoom就越狹窄。過近嘅話四邊會變形甚至形成俗稱魚眼嘅效果;而越遠就會把主體同自己嘅距離似乎拉近咗,但係由於遠焦視野狹窄咗,因此亦需要更大嘅光圈去增加入光量。

對於焦距對視野嘅影響,呢個就喺個很好圖解。你會留意到8mm焦距嘅會係魚眼,有180度大大魚眼效果,上去會係廣角鏡頭了,再上到50mm,接近人類嘅視覺系統非常平面,四條邊亦無變形扭曲嘅效果。

值得一提嘅係,鏡頭嘅距離唔係事實嘅視界距離,好似圖中嘅數字事實上係以35mm膠片為準(所以一些35mm嘅相機又被稱為全畫幅 full frame),如果你嘅感光元件size細咗或者大咗,就算一樣焦距嘅鏡頭,亦會因為感光元件嘅物理大細改變其視野效果。一般而言,因為感光元件大細不同,大家一般會通過倍成為35mm等效焦距來計算返同樣焦距嘅鏡頭係特定嘅cmos上嘅實質焦距效果如何。當然大家一般唔會用手從cmos物理面積開始計的,一般常見嘅CMOS網上或者維基百科已經有指定倍數,只要根據cmos大細揾返佢倍率乘以鏡頭焦距就得。好似以GoPro嘅1/2.3” CMOS來講,倍率係5.6x,以2.8mm焦距計算,大概會係15.68mm嘅等效焦距,落在超廣角嘅範圍。而又例如全畫幅嘅32mm鏡放喺APS-C上面,會係32mm*1.5 = 48mm等效焦距,足以從廣角變成標準鏡。

維基百科有常見鏡頭嘅等效焦距嘅倍率,參考:

35mm等效焦距倍率

Height (mm)Crop factor[8]
4.296.0
4.555.6
5.324.8
5.74.5
6.63.9
8.82.7
131.84–2[9]
13.81.7
14.81.6
15.61.5
18.61.3
241.0
330.79
40.40.64
Crop factor - Wikipedia

In digital photography, the crop factor, format factor, or focal length multiplier of an image sensor format is the ratio of the dimensions of a camera's imaging area compared to a reference format; most often, this term is applied to digital cameras, relative to 35 mm film format as a reference.

對焦環

一啲嘅手動鏡頭仲會有對焦鏡,喺你揀好焦距之後,仲要調整對焦環去改變鏡片嘅距離去改變對焦嘅景深,來確保主體清晰。反過來講如果你想拍啲朦朧美,就……特登唔對啱焦亦係可玩法來的。

卡口

C Mount / CS Mount

一個C Mount 鏡係咁的,而螺紋方式安裝,好似螺絲咁轉就喺了。而螺紋直徑係1“(25.4mm)左右,而CS Mount主要其實同C Mount一樣口徑,唔同嘅係CMOS到鏡片嘅焦距,所以CS Mount要加5mm嘅轉接環延長焦距。C Mount主要用途而家會係一些CCTV、工業監控或者一些科研精密機械使用。所以平有平用,但若果你要好靚嘅鏡頭……嗯,比得起錢就自然有嘅了。

S Mount (M12 Mount)

Arducam 1/2.5

JavaScript seems to be disabled in your browser.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on our site, be sure to turn on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一個 S Mount鏡頭,一樣螺紋式嘅卡緊,唔同嘅係口徑焦距都會唔同咗,而叫M12 Mount嘅原因係因為佢嘅螺紋直徑係12mm。S Mount其實都喺相當古典嘢,差不多係70年代嘅電影機嘅小鏡頭,歷史悠久所以其實都幾多鏡玩。同C Mount一齊差不多都喺工業、CCTV等嘅通用標準,所以廉價鏡頭/靚靚貴鏡頭都唔會少,甚至有錢一樣可以走定製。只係可能因為S Mount本身體積細小,一般依然,M12 S Mount比較多定焦而C Mount會多啲變焦鏡頭,呢啲有啲歷史和市場定位嘅問題,反正結論而言,如果係變焦鏡嘅話,鏡頭嘅CMOS size大過GoPro嘅 1/2.3” 就可以。但定焦鏡嘅話,要睇有冇變焦環,好似M12 S Mount多數無變焦環嘅情況,要留意埋 鏡頭嘅CMOS Size要同GoPro嘅1/2.3” 完全一樣,否則有機會散焦。如果有變焦環嘅話,就可以寬鬆點。

MFT Mount(M4/3 Mount)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ro_Four_Thirds_system#/media/File:Panasonic_14mm_mount.jpg

全名 Micro Four Thirds system ,所以叫做MFT、M4/3或者M43都喺常見嘅叫法。同前面嘅C Mount/S Mount呢啲70年代嘅膠片電影機嘅鏡頭一比較,MFT Mount顯得幾年齡下,係到2008年先由Olympus同Panasonic搞出來的,而當時正值DSLR嘅年代。……啊我發覺無講到無反同單反……喺下面簡單補充好了。而MFT Mount嘅出現係做一種更Compact嘅可換鏡頭相機,所以佢差不多係現代輕型換鏡機嘅始祖之一,亦因此呢啲鏡幾似大家習慣見開嘅相機鏡頭設計(而唔係好似C/S Mount咁工業地扭螺絲),對準兩邊嘅紅點docking,之後扭一扭就鎖實咗。亦因為歷史悠久但又唔係咁悠久,所以其實都幾多二手鏡可以玩,可以得閒去星際執下平鏡(C or S Mount就難揾啦)。

H10PRO - MODIFIED HERO10 BLACK - BACK-BONE

Notes: Back-Bone modified GoPro cameras are not waterproof. H10PRO is not capable of shooting infrared. If infrared is needed please see our H7PRO or modified Sony RX0 II and Insta360 ONE R products. MFT mount supports manual lenses only. Some super wide angle and fisheye M12 lenses may not be compatible with the H10PRO.

如果你打算係Back-Bone Modded 嘅GoPro 10裝MFT 鏡,我要提醒嘅係因為鏡頭size關係,會遮住大概1/6咁上下嘅mon,所以如果會用到前置mon嘅要認真諗諗,如果好少用或者根本唔用……就點開心點好啦。

加插:單反/無反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518247

單反(DSLR)上面有個物理取景框,入面其實有五菱鏡投射景物的,可以同時投射入取景框同CMOS,而非而家嘅主流嘅純電子結構(冇咗物理取景框之後我都無用過取景框lu,電子取景框其實好痛苦下)。單反嘅好處係整個結構夠機械,簡單、穩定,可以超長期使用,而且當時係行之有效嘅幾技術,而缺點亦很明顯地,會受限物理限制,所以機身大、重,但亦因為大幾好揸手就喺。因為結構夠機械,係無反啱啱出現嘅時候好多人唔轉無反嘅根本原因係,單反可以用嘅時間多無反太多。

隨着科技發展,全面電子化嘅無反相機出現了,去除稜鏡嘅機械結構,全面嘅電子化,連取景框都喺。好處很明顯地,冇咗物理限制之後機身可以更細而一些功能和感光上限可以更寬闊,同時隨着chips嘅效能提升無反仲會有買機身防手震、人眼對焦之類嘅奇怪但很實用嘅功能。當然,電力比起單反顯得很倒水,但隨着電池技術嘅進步,而家已經唔係問題了。

鏡頭

先講用嘅鏡,有兩個,一個係2.8 - 12mm鏡,另一個係 12 - 120mm,,會標記大約焦距的,但唔會特登寫邊隻鏡,自己睇餸食飯了。如果你係想試下的,呢兩個係很好嘅選擇了,係淘寶嘅話大概700人仔以下(約800港紙),

Arducam 2.8-12mm Varifocal C-Mount Lens for Raspberry Pi HQ Camera, with C-CS Adapter, Industrial Telephoto Lens

Amazon.com : Arducam 2.8-12mm Varifocal C-Mount Lens for Raspberry Pi HQ Camera, with C-CS Adapter, Industrial Telephoto Lens : Electronics

12-120mm CS lens

12-120mm CS lens

先寫少少揀鏡頭嘅提示先。呢點BackBone官網有個專門頁面講解:

RIBCAGE: LENS BUYING TIPS - BACK-BONE

That's probably the most common question we get asked and it depends on what you are looking to do with the camera. For reference the standard GoPro lens is 2.8mm, so 3-12mm are good for wide/medium shots. 16mm - 25mm are great for closeups with soft backgrounds and longer lenses are great for zoom and telephoto.

我喺度都寫少少入面嘅重點啦。

首先要知道嘅係,GoPro嘅CMOS本身大細係 1/2.3“,呢點要謹記,因為買鏡頭時候要留意鏡頭支援嘅Optial Format必須要大於CMOS嘅大細,好似上面嘅兩個鏡頭一個係1/2”,一個係1/1.8”,都大於1/2.3”所以ok。太細嘅話就會鏡頭有黑邊(因為鏡頭口徑細,CMOS相對大咗,cover唔到嘅部分咪會遮住)。

話雖如此,按照Back-Bone嘅講法,最好當然係1/2.3” 1/2” 以及1/1.8”,2/3”格式C Mount、CS Mount或者 M12 Mount嘅鏡頭。但似乎 1/2.5”以上嘅鏡頭勉強唔會有黑邊。而1/3” 或者 1/4”就會太細,但通過改gopro 嘅 setting改用Medium或者 narrow shooting mode都喺可以正常運作的,只係個人會覺得如果唔係自己本身有噉嘅鏡頭,唔建議使用,因為其實Medium 或者 Narrow Mode係原圖crop落去的。你都手動鏡了,與其為咗個鏡遷就seeting,不如換個隻鏡啦,畢竟比起正式嘅無反相機,C Mount 鏡可以平唔少。

最後如果你唔知邊啲鏡得,或者唔嘚,你可以去 back-bone.ca 官網睇佢哋well-tested嘅鏡,至少確保唔會有咩兼容問題。當然你也可能會嫌棄價錢貴,咁你要善用淘寶了(因為我睇過佢部分鏡都喺我國啲產線出口外國的,咁梗係經淘寶買平啲)。當然如果必要嘅話,你亦可以買Canon、Nikon或者Sony A to C Mount嘅adapter去用傳統大相機嘅鏡頭,以此可以獲取更佳嘅攝影效果,畢竟嗰啲鏡會再靚過淘寶貨。

又或者你可以留意一些日本嘅廠商例如Computar, Kowa ,其實都有一直出唔同嘅C Mount鏡 For 工業用途,甚至比較知名嘅大機鏡頭廠商Fuji, Tokina 或者 Tamron都有多少 C Mount 鏡一直出緊,當然價錢比起淘寶貨成像會更好,一分錢,一分貨。

而如果你想要個鏡頭GoPro原始嘅一樣焦距,tldr:GoPro原始嘅鏡頭就喺2.8mm。係所以點解我會揀2.8mm鏡頭開始嘅XD

如果你想好似原裝咁便攜或者唔知點開始想要mod版都有接近原裝GoPro嘅使用感覺,可以買呢個鏡頭先:

1/2.3" 16MP 2.7mm m12 Low Distortion Sports Camera Lens

28.0US $ |1/2.3" 16MP 2.7mm m12 Low Distortion Sports Camera Lens|Sports Camcorder Cases| - AliExpress

Cheap Sports Camcorder Cases, Buy Quality Consumer Electronics Directly from China Suppliers:1/2.3" 16MP 2.7mm m12 Low Distortion Sports Camera Lens Enjoy ✓Free Shipping Worldwide! ✓Limited Time Sale ✓Easy Return.

試片

跟住我影咗啲試片,可以參考睇睇。因為強行改用手動鏡,所以光圈,焦距嘅EXIF資料一定唔會係啱的呢點要先知咗先。跟住因為手動鏡,所以原本GoPro嘅光圈同焦距係固定的.

2022-05-18 BACK-BONE-MOD-TEST - Len Chan

This gallery hosted by SmugMug; your photos look better here.

記憶中大概鏡頭調成約6mm左右,經過調焦距離可以近距離到清晰拍清楚。

鏡頭4mm左右焦距,可見經過調焦可以做到微距拍攝,可以調焦其實係個幾重要功能來的,呢點係本身定焦嘅GoPro原本做不到的,加上為咗超焦距,原本GoPro唔可能進行任何微距拍攝。

鏡頭推到最細2.8mm,有少少魚眼邊,比較接近GoPro本身鏡頭嘅感覺。

左邊鏡頭焦距大概6mm左右,右邊大概12mm,不過手震咗少少有少少矇。

都喺廣角2.8mm,不過有啲調錯焦,失焦而有啲矇。

左邊係中焦,右邊失焦,外接鏡就喺可以咁玩,改變焦距。

憑手感大概90mm焦距左右,夜晚拍的所以光圈只能全開。

左邊12mm,右邊120mm,很好地比啲距離感大家感受下焦距嘅zooming效果。

另一組12mm vs 120mm 嘅照片,因為係夜晚你見noise會多啲,而且因為手震有少少矇。

2.8mm焦距,拍景物嘅變形感會更勁。

玩淺景深,你會見到招牌左邊嘅味軒會模糊的但特色小食係清晰的。焦距應該20mm左右。

焦距15mm左右,光圈其實可以咁玩,如果有勁光源嘅話,通過調節光圈可以產生噉樣背景仍然有光但比較暗嘅主體就會影唔清楚而有剪影嘅感覺。

都喺120mm焦距,從屋企向留下拍攝的。必要時,你可以當望遠鏡用(笑)。

另一種玩法係拍片可以用調節焦距變成模糊、調整光圈變暗嘅方式做轉場效果,係可調節鏡頭先做到的。

而變焦應用影片上可以係改變主次,引導人嘅視線改變,例如係講話時候持續變焦對準講話對象,或者反過來對焦聆聽者然後顯示其表情都喺種運用方式。

當然你放棄思考嘅話,亦可以拍出朦朧味嘅照片。

2022-05-18 BACK-BONE-MOD-TEST - Len Chan

This gallery hosted by SmugMug; your photos look better here.

我識操作啦,咁構圖呢?

呢個真係個好問題,你可以睇睇呢個:

愛爾蘭攝影師 Barry O Carroll 分享 20 個入門至進階構圖技巧

構圖是指場景中各個元素在畫面內的排列方式,關於如何構圖並沒有很標準的規定,但卻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來協助改善照片構圖。 愛爾蘭攝影師 Barry O Carroll 擅於拍攝城景及風景,特意在外國平台 分享了從淺入深的構圖技巧 ,助大家拍出更具吸引力的作品。 #1 三分法(Rule of Thirds) 三分法簡單而言就是把一張照片橫向與縱向平均地 3 等份,即 9 個大小相等的方格,可把場景內的重要元素置於一條或多條線上,或線與線相交的點上,不把主要目標置於中央會帶多更特別的感覺。 風景照片示範:攝影師把地平線放置在畫面下方的三分之一處,並把最大和最近的樹木放置在右側 城景照片示範:在下圖布拉格老城廣場照片中,攝影師把地平線置於上方三分之一處,大多數建築物置於中間 3 格,而教堂尖頂則位於水平線附近的框架右側 #2 中心與對稱構圖法(Centred Composition and Symmetry) 如果目標為建築物、道路等對稱場景(下圖一),或場景中帶有倒影(下圖二),它們都會非常適合置中的構圖。圖二的照片實際上結合了三分法和中心與對稱構圖法進行拍攝,該樹位於畫面偏右的中央位置,但湖中靜止的水卻帶有對稱性,拍攝者可嘗試在一張照片中加入多個構圖準則。 (圖一) (圖二) #3 加入前景 在場景加入前景能增加景深度,原則上照片是 2D 平面的,但加入前景就能為畫面加入更多 3D 立體感。 河中的岩石(前景)為畫面帶來更多趣味 #4 框中框 「框」是刻畫場景深度的另一種有效方法,拍攝者可尋找窗子、拱門或懸垂樹枝之類的元素來構成場景,而這些「框」無需完全包圍整個場景也已能增加深度感。 只包圍了半個畫面的樹木「框」 #5 引導線 引導線有助於引導觀看者瀏覽圖像,並將注意力集中在重要元素上。道路、牆壁或場景中的圖案都可以用作引導線,曲線與直線不限。下圖一就使用了地面上的線條把觀眾引向遠處的艾菲爾鐵塔,而圖二則使用彎曲道路把觀眾視線引到樹上。 (圖一) (圖二) #6 對角線與三角形 水平和垂直構圖令建築物看上去非常穩定,但對角線和三角形構圖,則會令不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建築物以這種角度傾斜的人,在視覺上產生「不穩定」感,如此就能為照片增加動態張力。以下照片的場景中都隱含三角形,及朝不同的方向傾斜的對角線。 #7 圖案及紋理 圖案和紋理在視覺上很能吸引人的眼球,在畫面中加入人造或天然圖案,又或是不規則的紋理,都能加深人對照片的印象。 #8 奇數法則(Rule of Odds) 這個法則指出,當畫面中的主體是偶數(雙數)時,會令觀眾無法確定要集中在哪個元素上,從而分散注意力,但當主體數量是奇數(單數)時,能使圖像在視覺上更自然,亦更具吸引力。 #9 填滿框架 在某些情況下,以主體填滿框架,能幫助觀眾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主體上,也能表現主體的細節特徵。這通常需要在極近距離進行拍攝,或在後製中剪裁出主要元素。 盡量減少畫面中的留白位置 #10 留白畫面 與上述構圖方法相反,有時候在主體旁邊盡量留白也能突出主體,同時營造簡潔與簡約的感覺,令觀眾注意力不致分散。 #11 簡約與極少主義 簡單性本身可以成為非常強大的構圖手法,人們常說「少即是多」,拍攝者可以選擇起用不會影響主體,也不偏離主題的簡單背景,或透過放大部分主題元素,專注於特定細節來構建簡單構圖。 下圖這張照片放大了花園葉子上的水滴,這個時候微距鏡頭是非常合適的工具 這張照片則利用簡潔黎明背景,使觀看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樹木上 #12 隔離主體 使用淺景深隔離拍攝對像是簡化構圖的有效方法。拍攝者可使用大光圈令背景模糊,以下這張照片就利用了f/3.5大光圈使背景模糊,而令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貓貓身上。 #13 改變視角 不少日常的照片均是從水平視角拍攝,嘗試俯拍或仰拍能創造更多有趣畫面。拍攝城景時可尋找帶有觀景台的建築物,從上方拍攝有更大機會捕捉到城市的壯麗景色。 #14 尋找特別顏色組合 某些顏色組合可以很好地進行互補,如藍黃色組合及紅黃藍組合。從色輪中可看見顏色整齊排列,在每個顏色相反位置的色彩是該色的「互補色」,當場景存在互補色,能使構圖更引人注目。 紅色與藍色在色輪上是互補色,畫面非常鮮明 #15 空間法則 空間法則與照片主體面向或朝向的方向有關,例如若要為行駛中的汽車拍攝,則汽車前方應留有比後方更多的空間,意味著有空間供汽車駛入。如果應用於人像拍攝,空間法則建議被攝對象面向具有「空間」的方向,營造他正在「往畫面內」的感覺。 #16 從左到右法則 有一種理論認為人的圖像閱讀方式是從左至右,因此建議照片中刻畫的任何動作都應從左向右流動,如人應從左往右走。 這張照片結合了空間法則、三分法則及「框中框」構圖手法

想go deep就自己睇睇啦,但如果你tldr,我可以簡單講講。一般構圖會用到黃金比例或者九宮格作為構圖參考多啲,而係 GoPro 入面嘅Settings入面有得打開九宮格輔助線:

開咗之後只要秉承個原則係,把攝影主體控制over緊兩個十字路口咁,大概唔會太糟糕。類似咁:

你會見到構圖談不上好,至少中規中矩睇落o o地k咁。當然如果你要go deep,誠心建議讀上面嘅文章,多影、多睇、多學,跟住搞懂好多攝記鍾意嘅黃金比例(複雜但應該係最perfect的,應該),會更有進步。

都喺多影多練啦,呢啲都喺經驗嘅累積來。

買?

H10PRO - MODIFIED HERO10 BLACK - BACK-BONE

Notes: Back-Bone modified GoPro cameras are not waterproof. H10PRO is not capable of shooting infrared. If infrared is needed please see our H7PRO or modified Sony RX0 II and Insta360 ONE R products. MFT mount supports manual lenses only. Some super wide angle and fisheye M12 lenses may not be compatible with the H10PRO.

如果你想試下平平地玩手動鏡,或者想拍片可以多啲手動效果,就買啦。不過講真,坦白講呢個比較傾向玩具,如果你想認真工作而且唔係特別缺錢嘅,直接買部ZV-E10或者A7C做拍攝會更實際。

所以我個人會覺得呢隻modded嘅機仔其實會係個幾好嘅玩具,成像坦白講唔及好多貴機,但勝在平平地又輕巧,加上GoPro週邊幾多特意嘅配件,作為非專或和娛樂用途係其實非常豐富的,而且輕便簡單,加上只能手動鏡頭,亦係個新手試玩嘅好玩具。假設不幸玩厭咗,換個M12 Mount嘅 2.8mm鏡頭,又係部普通嘅GoPro(雖然唔防水就喺)。

又或者,你可能本身係全套GoPro拍攝,只係發現有些效果或者要求(例如zoom in zoom out)相機可能你覺得太heavy,想要個GoPro咁輕巧嘅機仔作base嘅solution,咁呢點亦能滿足大家嘅需求嘅。

雖然佢嘅target audiance會奇怪啲,但至少我係,所以我係玩得幾開心。輕巧嘅可換鏡頭相機,仲要求啲乜?畫質?哦,請買同一間公司嘅 modded RX0-II,CMOS大啲(1吋CMOS)成像會再有改善。

參考

RIBCAGE: LENS BUYING TIPS - BACK-BONE

That's probably the most common question we get asked and it depends on what you are looking to do with the camera. For reference the standard GoPro lens is 2.8mm, so 3-12mm are good for wide/medium shots. 16mm - 25mm are great for closeups with soft backgrounds and longer lenses are great for zoom and telephoto.

Micro Four Thirds system - Wikipedia

The Micro Four Thirds system ( MFT or M4/3) is a standard released by Olympus and Panasonic in 2008, for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digital cameras, camcorders and lenses. Camera bodies are available from Blackmagic, DJI, JVC, Kodak, Olympus, Panasonic, Sharp, and Xiaomi.

超詳盡攝影教學!101個新手必學的攝影技巧 | 攝影入門 Fotobeginner

對於攝影新手,要學習攝影真的有非常多的資料,那麼有甚麼是必須要知道的呢?我們編輯特別整理了這 101 篇新手必須懂的入門攝影教學文章,讓各初學者有一個指引,待基本知識熟悉後,再學習進階的攝影技巧,發掘更多拍攝題材!上課的鈴聲響了! ** 我們還有更多更多的攝影教學,各位同學可以到 攝影教學區 學習,也不要錯過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定期接收教學和優惠啊~~~!** ** 按下標題的【藍色連結】可以到達教學文章 ** (1) 照片的形成 - ISO、光圈和快門速度 :其實照片就是「讓底片嚗光,紀錄那一刻的光線」,所以有人說攝影就是「捕捉光和影」。對於一個初學攝影的人,甚麼東西是必須要認識的呢? 答案便是嚗光鐵三角:底片感光度(ISO)、光圈(Aperture)和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 (2) 1分鐘學懂「光圈、快門和ISO」 :很多初學攝影的朋友也許已經聽過「光圈、快門和ISO」這三個名詞,但要清楚明白它們的意義和互動關係也有一定的難度,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也可以很有信心地運用神秘的「光圈、快門和ISO」吧! (3) 甚麼是 M/A/S/P-mode :在一些比較高階的DC和全部的DSLR,你也可以看到M/A/S/P和AUTO的選項,那麼究竟這些英文字代表甚麼呢? 讓我們解讀一下! (4) 讓你從此不拍出模糊相片的技巧! :看到非常多的同學在轉用DSLR後,看到喜歡的畫面便舉機拍攝,可惜拍出來的相片因為各種原因變得模糊,令得出來的效果比使用舊式全自動傻瓜機更差,看看怎樣令拍出來的相片變得絕對清晰吧! (5) 甚麼是全片幅(Full Frame)? :甚麼是Full Frame呢? 不是所有DSLR也是一樣格式的嗎? 其實各位應該也曾經在報章雜誌內看過Full Frame和APS-C這兩個名詞,現在就看看這兩個格式有甚麼關係吧! (6) 甚麼是"恆定光圈"? :各位購買鏡頭時或在網上搜查鏡頭資料時,可能會發現有些變焦鏡頭特別貴,而且不像一般zoom鏡般有3.5-5.6等數字串,反而只是看到一個數字如f/2.8、f/4等,大家知道那些鏡頭有甚麼特別之處嗎? 現在和各位討論一下。 (7) 定焦鏡頭 vs 變焦鏡頭 :大部份普通DC也可以"zoom遠zoom近"來構圖,確實非常方便,在數碼單反(DSLR)的世界裏鏡頭可以更換,當然也有這種可以zoom遠近的鏡頭,但各位是否知道有些鏡頭是不可以zoom(移動焦距)的呢? 這些鏡頭我們便稱之為定焦鏡(Prime Lens )了。 (8) 甚麼是Kit Lens?